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拟招生人数 导师 考试科目 专业备注
(全日制)080204 车辆工程
研究方向:
01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
02 车辆结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
03 车辆自动变速传动及控制
04 电动/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与控制
05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
06 汽车主/被动安全技术
07 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
08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
09 汽车智能化与人机交互技术
10 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与控制技术
11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控制技术
12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性能管理技术
13 特种车辆设计方法与技术 总计划:39人
其中
公招:7人
推免:32人 查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
② 201 英语一
② 203 日语
③ 301 数学一
④ 825 机械设计基础 一、复试:1、面试;2、笔试:①外语听力; ②专业基础课占60%(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学、工程材料),专业方向课占40%(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汽车构造、汽车理论、热工基础中任选一门)。 二、同等学力等加试:①理论力学 ;②材料力学。
(全日制)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
研究方向:
01 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
02 内燃机振动和噪声控制
03 内燃机电子控制及标定匹配 总计划:5人
其中
公招:2人
推免:3人 查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
② 201 英语一
② 203 日语
③ 301 数学一
④ 830 内燃机原理 一、复试:1、面试;2、笔试:①外语听力; ②专业基础课占60%(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学、工程材料),专业方向课占40%(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汽车构造、汽车理论、热工基础中任选一门)。 二、同等学力等加试:①内燃机构造;②内燃机动力学。
(全日制)085234 车辆工程(专业学位)
研究方向:
01 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
02 车辆结构分析与轻量化设计
03 车辆自动变速传动及控制
04 电动/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与控制
05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
06 汽车主/被动安全技术
07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评价
08 发动机燃烧与排放
09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控制技术
10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性能管理技术
11 汽车智能化与人机交互技术
12 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与控制技术 总计划:30人
其中
公招:6人
推免:24人 查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
② 204 英语二
③ 302 数学二
④ 909 机械设计基础二 一、复试:1、面试;2、笔试:①外语听力; ②专业基础课占60%(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学、工程材料),专业方向课占40%(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汽车构造、汽车理论、热工基础中任选一门)。 二、同等学力等加试:①理论力学 ;②材料力学。
(非全日制)085234 车辆工程(专业学位)
研究方向:
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总计划:30人
其中
公招:30人
推免:0人 查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
② 204 英语二
③ 302 数学二
④ 909 机械设计基础二 一、复试:1、面试;2、笔试:①外语听力; ②专业基础课占60%(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学、工程材料),专业方向课占40%(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、汽车构造、汽车理论、热工基础中任选一门)。 二、同等学力等加试:①理论力学 ;②材料力学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